3月8日,日本内阁发布了修正后的经济数据,日本去年第四季度GDP年化季率环比增长1.9%,高于上个月发布的初值1.4%。相信看到这个GDP数据,日本首相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。
尽管日本财务大臣兴致勃勃地表示,日本经济在温和扩张,无需考虑追加刺激去提振经济;但他的这番表态很可能是装腔作势。因为日本经济仍面临着三大“难题”。
首先,日本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和外向型经济体,出口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了。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.4%,创下了26个月以来的新低。其中,日本1月对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7.4%,让日本的机电产品、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制造商备受打击。
购物中心对于日本来说是一桩舶来品。日本的购物中心起源于1960年代,即二战之后的经济复苏期。当时,从事食品和耐用商品销售的日用品卖场(General Merchandised Store)开始形成分支,从事于购物中心的开发工作。1969年日本第一座大型、以百货公司为主力店的购物中心——玉川高岛屋(Tamagawa Takashimaya)购物中心在东京都世田谷区开业。以玉川高岛屋为代表,日本开始发展大型购物中心。
从主力店的情况分析,日本购物中心的主力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:百货商场、日用品卖场、超级市场、家居中心、折扣店和药店。在日本,60%以上的购物中心只有一个主力店,主要是日用品卖场(GMS)或者从事食品销售的超级市场(SM)。还有25%的购物中心没有主力店。百货商场这一美国购物中心的主力店在日本的购物中心却并不多。一度,在日本,只有不到5%的购物中心中设有百货商场。很多日本代购同行微信联盟群里都在强调,在日本代购一定要选择大型的商业中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定位为NSC(Neighborhood Shopping center)的小区型购物中心正在日本快速增加,成为近几年购物中心产业发展的主流之一。其出现的原因在于早期因竞争关系,日本购物中心都走美式大型化路线,但由于投资及经营成本比较高,难以达到损益平衡,加上近年来大型店(GMS)营运走下坡,业者纷纷转型开设新形态的、规模较小的购物中心以贴近市场需求。
日本Chain Store Age杂志曾经公布过一份最佳十大购物中心名单。其中小区性的小型购物中心,由于有地方特色、满足商圈消费者需求,所占比例多达六成。相对的,表现最差的十大购物中心排名中,多半是区域型大型购物中心。由此可见,小区型购物中心方兴未艾。
都说小孩子需要游乐园,其实老年人更需要,他们最害怕孤独,他们需要一个场所,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,将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。
这对于每一个致力于坪效提升的社区型购物中心,尤其是那些身处老居民区的社区商业而言,GG Mall的老年商业运营或许仅仅是开始,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创新能力必然有机会创造更多新的案例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“日本代购同行微信联盟群”全部内容,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寻友谷!